四时读书乐·其三
翁森〔宋代〕
昨夜前庭叶有声,篱豆花开蟋蟀鸣。
不觉商意满林薄,萧然万籁涵虚清。
近床赖有短檠在,对此读书功更倍。
读书之乐乐陶陶,起弄明月霜天高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昨天夜里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,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,蟋蟀在鸣叫。
不知不觉间草木生长茂密处已满是秋意,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,一片萧瑟的景象。
床旁多亏有一盏小灯,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。
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,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,起身来赏玩明月。
注释
商意:秋意。
林薄:草木生长茂密之处。
万籁: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。
短檠:矮灯架。借指小灯。
简析
《四时读书乐·其三》是一首七言古体诗。诗的一二句写秋夜落叶的沙沙声和篱豆花开、蟋蟀鸣叫等细节,表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生机;三四句展现了秋意渐浓、万物归宁的景象;五六句以床边的油灯为伴,描绘诗人在秋夜中勤奋读书的情景;最后两句传达出诗人沉浸在读书乐趣中的愉悦心情。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象为背景,融合了自然之美与读书之乐,写出一种宁静致远、勤勉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翁森
台州仙居人,字秀卿,号一瓢。宋亡,隐居教授,取朱熹白鹿洞学规以为训,从学者甚众。有《一瓢集》。 32篇诗文 17条名句
念奴娇·中秋
苏轼〔宋代〕
凭高眺远,见长空万里,云无留迹。桂魄飞来,光射处,冷浸一天秋碧。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江山如画,望中烟树历历。
我醉拍手狂歌,举杯邀月,对影成三客。起舞徘徊风露下,今夕不知何夕?便欲乘风,翻然归去,何用骑鹏翼。水晶宫里,一声吹断横笛。
摸鱼儿·记年时人人何处
何梦桂〔宋代〕
记年时、人人何处,长亭曾共杯酒。酒阑归去行人远,折不尽长亭柳。渐白首。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青条似旧,问江北江南,离愁如我,还更有人否。
留不住,强把蔬盘瀹韭。行舟又报潮候。风急岸花飞尽也,一曲啼红满袖。春波皱。青草外、人间此恨年年有。留连握手。数人世相逢,百年欢笑,能得几回又。
临江仙·身外闲愁空满
晏几道/晁补之〔宋代〕
身外闲愁空满,眼中欢事常稀。明年应赋送君诗。细从今夜数,相会几多时。(空满 一作:空满眼;眼中 一作:就中)
浅酒欲邀谁劝,深情惟有君知。东溪春近好同归。柳垂江上影,梅谢雪中枝。(谁劝 一作:谁共劝)